一是强化低效用地盘活。深入开展园区土地盘活存量求增量攻坚行动,科学制定开发区低效工业用地认定标准,建立防止“二次低效”长效机制,持续强化园区低效用地消化处置。截至目前,全市园区累计摸排认定存量闲置低效工业用地2.18万亩,已处置1.8万亩,处置率达82.27%。二是加快标准厂房建设。建立标准厂房动态储备机制,实施新建项目备案和建成项目季度调度制度,精准匹配供需,提高厂房使用效益。截至目前,全市园区存量标准厂房达1303.5万平方米,整体使用率稳定保持在85%以上。三是深化亩均效益改革。纵深推进“亩产论英雄”改革,以亩均税收、亩均营收、亩均固投等为核心指标,对园区企业实施综合评价,加快落实“ABCD”分类管理。1—4月,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9家,新增数量位居全省首位,园区发展质效持续增强。